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议交流  > 正文

手机成瘾的孩子,身体发生的4个惊人变化,家长必须警惕!

时间:2023-08-23 04:38:20     来源:一座森林家庭教育

孩子心智发育还未成熟,离不开家长正确的帮助,比起”电子保姆“,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


(资料图)

昨天,一座森林资深指导专家王老师在直播时,收到一条家长的私信:

我的孩子自从放暑假后就手机不离手,每天跟他说话头也不抬,敷衍了事。

有次情绪失控,我一把夺过手机,谁知道他大声反驳我:

“为什么你可以玩,我就不能玩。”

看着满身戾气的孩子,我感觉焦虑又无奈。

手机里充满了诱惑,成年人都无法抵御,更何况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明明是想看下时间,不知不觉打开了朋友圈;

明明是想查个资料,眨眼过去了1小时......

手机沉迷就像一个无形的陷阱,吞没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比这更可怕的是:

手机沉迷还会侵蚀孩子的脑部发育、扭曲孩子的思维、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一、孩子沉迷手机,会发生这4个改变

1、手机沉迷,影响脑部发育

行为学家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研究发现:

上瘾大脑和健康大脑,结构上有区别。

健康的大脑,纹路清晰;上瘾大脑,干枯萎缩。

一座森林资深指导专家牛凯老师表示:

孩子每天接触不同的感官体验,才能促进大脑的健康发展。

从出生到六岁,孩子的脑神经元连接了大量神经通路,速度是六岁后的两倍。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信息:

用眼睛看到树叶的颜色,用手摸树叶的触感,用鼻子闻到树叶的味道。

而手机的出现,简化了孩子的感官:点一下就可以直接摘到树叶。

一旦孩子习惯了这些简化的信息,就无法融入三维世界,对信息不再敏感。

大脑没有感官体验,结构和功能就无法正常发育,甚至发生负面变化。

结果就是孩子的认知、想象、思维,都落后于普通孩子。

2、手机沉迷,孩子思考力下降

有家长反应:我的孩子之前很喜欢读书,很乏味的书都能看进去,但自从接触到了手机,连一篇文章都看不下去了。

电子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反馈迅速又直接。

点一下手机屏幕,声音、画面会自动灌输到大脑。

孩子未经付出就能获得满足感后,再也不会拿出精力去深度思考。

刘彦老师提出过一个概念:

神经会演化出一种修剪机制,原则就是有用的东西留下,没用的东西剪掉。

等孩子以后面对人生难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的反应很慢,对很多事物缺乏感知,因为那些需要用到的神经早就被”修剪“了。

3、手机沉迷,孩子缺乏耐心

一座森林研究中心的姚曙光老师讲过一个有趣的案例:

一个四五个月大的孩子,正在翻阅电子绘本,手指轻轻一点,绘本就发出翻页的声音。

孩子开心得哈哈大笑。

接下来,他的家长给孩子一本真正的绘本让他翻阅。

然后孩子怎么翻也翻不动,怎么滑也发不出声音。

他生气地把绘本丢到一边。

这个案例说明,过早让孩子接触手机,会给孩子一种错觉:

只要点一下,马上就有结果。

这种认知让孩子无法接受生活中慢的事情,渐渐失去耐心、变得急躁。

4、手机沉迷,孩子现实社交圈缩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评论、点赞成为了和朋友互动最常用的方式。

很多互联网企业,利用人的社交本能,让大家陷入一种渴望被看到、被认可的心理中。

而这也是手机APP抢夺注意力的方法之一。

手机提供了方便的交流方式,但也剥夺了很多直面交流的机会。

有多少人,在网络中重拳出击,万众瞩目,现实中却少言寡语,不善沟通。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

屏幕时间会阻碍人的语言和情感的发展,影响到孩子认识自己的方式和人际关系。

因为对手机过度沉迷,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

二、避免孩子沉迷,父母应该怎么做

手机是现代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让孩子彻底断绝,是不太现实的。

如何引导孩子使用手机,避免过度沉迷,才是家长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正视手机

家长们要明白一点,并非是孩子自控力不足,而是对手太强大。

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就是为了让用户沉迷。

和计算机的处理能力的增长相比,人的大脑生理机制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况且,强大算法背后是互联网巨头、世界顶级设计师、心理学专家......

表面上看我们是在带着意识去刷手机,实则所有的动作,都是在被手机诱导。

这是一场不公平的博弈。

2、学会合理使用手机

如果没办法打败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或者和平共处。

心理专家刘彦给出了一些建议:

让手机变成孩子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娱乐的工具。

比如:卸载不重要的APP、把易上瘾的软件移除主页面、关掉不重要的通知。

而且很多软件都有青少年模式,比如设置时间段、时长、页面内容等,也能有效避免孩子沉迷。

3、以身作则最重要

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长大的,每位父母都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向导”。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张照片:

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源自父母,如果父母每天手机不离手,孩子自然沉迷其中。

如果父母经常拿着书看,孩子也会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

三、父母的陪伴很关键

命运所有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沉迷手机的?

孩子大吵大闹,“给你手机玩。”

孩子不想出门,“你可以拿着手机。”

或许教育孩子很累、工作很辛苦,但都不应该用手机去代替陪伴。

孩子对父母有天然性的依赖,手机的吸引力再强,也强不过父母。

在孩子问题还未发展到更严重的地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毕竟,教育的有效期,只有成长这几年。

父母一时的偷懒,会造成孩子一生的遗憾。

标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