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科技  > 正文

资讯:“想让关心、支持我的朋友了解一个真实、全面的施一公”

时间:2023-06-20 09:34:54     来源:百度新闻

《自我突围——向理想前行》是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西湖大学首任校长施一公的首部作品集,全书集结了施一公的50余篇文章。书中真诚讲述成长经历、科研探索、面对重大抉择时的一篇篇文章,笔者认为,“自我突围”和“向理想前行”相得益彰,二者犹如鸟儿的双翼,共同绘就了这位顶级科学家、教育家丰富多元、求真务实的精神世界。施一公在人生关键大事上的抉择,是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要内涵的当代科学家精神的鲜活写照。


(资料图片)

早逝的父亲施怀琳对他给予“一心为公”的企盼,并言传身教之。父亲的精神和教诲犹如灯塔,为施一公面对关键抉择指明方向;爷爷施平青年时投身革命和国家建设,改革开放后恢复工作,继续为中国的发展付出心力,他年近110岁时依旧关心教育,写信支持施一公参与西湖大学的创建……家人给予施一公的力量,《自我突围》中有非常真诚地呈现,对于当下的家长和家庭教育,也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在施一公求学、出国、科研、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的二十余年里,他亲身经历了国外对中国人的偏见,也在参与科研和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反思自我,反思国内的教育体制、科研体制。施一公在后记《但求真实》中坦承,10年前就想出书,“想让关心、支持我的朋友了解一个真实、全面的施一公”。选文时面对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的文章,同事曾建议他修改部分内容。但施一公认为“文章的描述应该反映当时的状况,年轻时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行为也没必要刻意去掩饰。因为真实才是一本书的生命所在”。因此,书中也收录了施一公讲述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若干文章,他兴趣爱好广泛、乐于挑战自我、充满生活激情的人生志趣,可从中窥得一二。

「父亲给予的精神财富——勇于担当」

施一公来自知青家庭,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20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于1967年5月出生在河南郑州,两岁半时跟随父母下放到河南省驻马店汝南县老君庙镇闫寨大队小郭庄,在这里度过了物资匮乏、生活条件简陋的三年幼年时光。

他的父亲施怀琳聪明勤劳,亲自动手把牛棚改造成宜居的小房子,掌握了干农活的本领,会做衣服、理发;他乐于助人,逢年过节帮助小郭庄村民们理发,还用上海牌缝纫机帮村民们裁剪、制作衣服,因此,他们一家逐渐赢得了邻里的尊重和照顾。

施一公在《自我突围》中回忆起父亲在公社讲授数学和物理,恢复高考之后辅导表哥表姐数理化、热力学的场景,“虽然我当时一点儿也听不懂,但感觉很酷、很神秘,这种耳濡目染的经历让我从小对科学充满兴趣”。随后几年,他的大哥和二姐相继参加高考。在家中浓厚求知氛围的熏陶下,他格外争强好胜,高三时以优异的竞赛成绩保送清华大学,实现了全家人的清华梦。

他的父亲很幽默,物资匮乏的时候经常绘声绘色地鼓励他们“享用”仅有的食物——“吃饭的时候听父亲讲话是一种享受,父亲的话总是很有新意、很精彩”,他的父亲也很乐观、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这些秉性都对他影响至深。

不知不觉间,父亲成了施一公的偶像。父亲对他既严格又慈祥,他也一直为了让父亲以他为傲而努力进取。1987年9月父亲遇到车祸去世。这场意外让读大三的他饱尝痛苦,一夜长大的他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子承父业”——“如果我真的有抱负、真的敢担当,那就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社会”,“应该用自己的力量让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心情伴随他在国外漂泊了18个春秋。

「破圈选择的背后——厚植的家国情怀」

笔者认为,爷爷对施一公的影响主要在于——给他心底扎下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之根。施一公的爷爷施平是个“老革命”,1911年出生于云南,施家曾是云南当地的名门望族。15岁时,施平离乡赴昆明求学,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启蒙和熏陶。1931年,施平考上了浙江大学,并在求学期间积极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施平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浙江省云和县、庆元县的县委书记,组织抗日工作。1941年,施平加入新四军。

改革开放之后,施平出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1983年,施平任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直至1985年离休。

2006年,施一公打算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回国。亲友们几乎都不支持,只有施平在电话中说:“你1995年就博士毕业了,现在都2006年了,早该回来建设国家了!”

2015年,施一公开始参与创办西湖大学之后,爷爷施平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对学校有很多憧憬和希望”。2017年浙大120周年校庆,施平作为老校友录制了纪念视频,他还在视频中鼓励广大浙大校友要帮助、支持西湖大学。

2008年,施一公全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主持生命学科建设,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以外界眼光来看,当时的他已经实现了“美国梦”。但施一公在《自我突围》中写下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我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内心怅然若失。我缺什么?缺少让我振奋的帮助同胞的成就感!”

2001年,施一公和著名生物学家王晓东在从美国去北京的飞机上巧遇,他平平淡淡地说了一句话:“一公,我们都欠中国15年的全职工作。”这句话道出了施一公内心长久以来的惆怅,也让他又一次受到震撼。

施一公“欠中国15年的全职工作”的自觉来源于他满怀家国情怀的祖辈、父辈;这种认识也脱胎于清华大学独有的、以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为载体的深厚的精神。

在清华大学求学的时光,是施一公回忆起来始终感慨万千的岁月——“时至今日,如果让我重走一遍青春路,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清华大学,而不是普林斯顿大学”。他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回忆清华时光:清华大学是“对我的人生观影响最大的地方”。施一公回忆,作为1985年清华生物系复系之后招收的第一届本科生,他们班同学学习刻苦,非常上进。“有几位同学在与蒲慕明先生的第一次座谈中,一再打听今年诺贝尔奖中有关生命科学领域的情况,其心志之高远可见一斑。”

多年后,施一公已在清华扛起了生命科学学科的大旗,在建设世界一流的生命学科的大道上阔步前行,但他依然不忘用“灵魂拷问”,将清华传递给他的精神力量传递给新一代新华学子:“(在清华)如果人生目标还只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家庭找一份工作,你不觉得这实在是很狭隘吗?你的路只会越走越窄。”“衷心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在追求‘小我’的同时,心里有一个‘大我’——即便身处困境,也要有一份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

「从科研到教育——自我“突围”」

1987年,面对父亲的意外去世,痛苦之余,正处于大学三年级的施一公开始为自己谋出路,先后在从商和创业两条赛道上“小试牛刀”,最终选择出国留学。出国初期,他先后去两家餐厅打工体验生活、遭遇过抢劫、买车换车最终被盗,这些经历也代表了一批留学生共同的异国体验。

在这段迷茫探索期之后,施一公开始在学业和科研方面找到了一些“感觉”,博士第二年,随着逐渐适应科研的“枯燥”,开始“对科学研究有了一点儿兴趣”,对科研能力有了一点儿自信,到了第三年,施一公已经“开始领会到科研的逻辑和奥妙”。

“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是《自我突围》中施一公回忆博士后研究经历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也是他科研精神和操守的集中体现。他回忆起自己从茫然到逐渐适应实验室节奏、享受科研的过程。“在纽约做博士后时期则是我这辈子最刻苦的两年……虽然很苦,但我心里很骄傲,我知道自己在用行动创造未来、艰苦创业……我在攻读博士和博士后阶段那七年半的努力进取,为我独立科研生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科研态度,他告诫年轻人:(一)时间的付出是必须的;(二)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正确分析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耗费大量时间的完美主义阻碍创新进取、挑战传统思维;(三)科学家往往需要独立人格和一点点脾气;(四)不可触碰的学术道德底线——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只有自己对具体实验课题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才应该在相关学术论文中署名。

从反思个人求学经历出发,施一公不断思考自己求学路和科研路上的得失,将回应“钱学森之问”作为自我突围的重要突破点之一。他肯定了应试教育作为选才模式的普适性和公平性,也保证了学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今后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的5年里,施一公“运用应试教育的解题思维,主动选择有稳定预期和丰厚回报的科研课题,潜意识里回避了高风险的基础前沿课题”。果然,科学研究一路高歌猛进,1998-2002年,他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科学界三大顶级期刊发表了十多篇文章,迅速建立自己的学术声誉。

2002年,35岁的施一公拿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正教授的职位。但他也冷静地反思自己的科研之路:“应试教育赋予我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从事科研最珍贵的原创精神。”

因此,2008年,全职回到母校清华教书育人的施一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科研上,实验室用很小一部分力量延续来自普林斯顿的科研课题,而把大部分力量投入崭新、高风险、设有任何成功把握但激动人心、令人痴迷的研究方向。但是,2008至2011年连续4年,4个主要方向几乎全部折翼,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我一度也认真考虑过退却,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彻底放弃梦想,重新回到用应试思维选择研究方向的主轴,重回循规蹈矩的科研老路。我扪心自问:这样的重复有什么意义?创新就是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下定决心走创新之路以后,施一公带领团队调整了策略,坚持研究,终于在4个方向都取得了突破。

一手抓科研,一手思育人。回到清华大学之后,施一公将自己在美国求学、科研、任教于顶尖高校的经验同清华大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着力学生培养,尤其是对学生进行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施一公要求学生不要人云亦云,同时也认为学校和老师“对待学生要因人而异”,然后他身体力行,在清华开设了一些启发思维的课程;开设了一批小班选修课。

与此同时,施一公也不忘反思中国科研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弊端。他认为,“对中国科学而言,前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义无反顾地走国际化道路,更准确地说,就是义无反顾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道路”。他也评述了国内科研的某些不良价值导向,着重批判了“一味看重文章数量、sci影响因子和论文引用次数”。出于公心,施一公建议,“分领域、分行业,实事求是地看待sci论文,不能夸大其作用,更不能将之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2018年,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再次创业,和一批同道全力创办西湖大学,想要为国家科技创新和拔尖人才培养蹚出一条新路。

2022年,高考恢复45年之后,西湖大学首次在浙江以创新班的模式招收了60名本科生,希望用因材施教的做法培养担当未来的青年科学家。施一公对于科研和教育的“突围”日渐落地。

从成长、成才,到自我突围,引领科研体制和教育机制变革:施一公用实际行动,扎实践行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自我突围——向理想前行》

施一公著

中信出版集团

(题图来自新华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王一

本文作者:来芙萍

标签:

推荐文章